文章来源: 四川省场道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 2024/03/22 20:44:59 点击次数: 0 次
人生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。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,59岁的杨木成站在四川场道2024年度表彰大会舞台上,脑海中闪过38岁那年九黄机场狂风中吃冷饭的瞬间,闪过47岁那年在稻城亚丁机场推着风走向搅拌站的瞬间,闪过49岁那年在黑人工人面前手舞足蹈的瞬间,闪过55岁那年迎着疫情风险奔赴荆州的瞬间,闪过3年疫情被困海外无法归国的瞬间……
当岁月悄悄转身,在领奖台上手捧“最美场道人”证书的杨木成,深情的目光回望着过去每一段精彩纷呈的旅程,重拾一个个组成丰富人生的善建瞬间。
高原瞬间:亘古不变的只有风
高原的风,不是风,是剥皮的利刃,是刺骨的钢针,是锥心的铁锤。
杨木成的前48年,有3次感受过青藏高原的大风。
第一次是在1991年,那是他参加工作的第5年。四川场道的前身省建六公司四处承建拉萨贡嘎机场一期扩建工程,他那时还是一名普通的木工工人。第二次是在2003年,他参与了四川场道第一个鲁班奖工程——九寨黄龙机场项目建设,那时他已38岁,身份已是现场工长。第三次是9年后在稻城亚丁机场,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工地,川西高原的寒风无数次刮过不再年轻的脸庞。
“风一吹,饭就冷了。”回忆起九黄机场建设岁月,杨木成的脑海里蹦出这个瞬间。即使已经过去20年,他仍记得那些艰苦的日子。为了尽快完成施工任务,从早上四点半天还未亮,狂风还在呼啸,施工现场已开始进行机场连沙石摊铺,最艰苦的时期,每天施工要持续到凌晨12点。作为现场工长,杨木成基本上吃住都在山上的施工现场,一日三餐由项目上从山下的临设送上来。每天连续作战多个小时的杨木成,最期待的就是打开热气腾腾的饭盒。这个小小的期待,很多时候也不一定能满足。大多数时候送上来的饭菜,在路上已被大风吹冷。倘若有幸存的热饭,在饭盒揭开的瞬间,也躲不过寒风的突袭。
“没有办法,冷饭也要吃,吃完了才有力气干活。”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,他仍然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建设施工任务,保障机场项目顺利交付。
九年后,47岁的他来到稻城亚丁机场值守搅拌站和水稳站。初春的稻城,温度长期在零度以下,仅有中午太阳高悬的时候,气温才会有利于道面施工。为了抢抓有限的午间道面施工时间,项目施工人员每天黎明起床,备料、运输、摊铺、碾压……
负责管理搅拌站的杨木成,每天早上4点起床,在寒风中敲响运输司机、劳务工人的宿舍门,通知他们起床工作。随后,他要迎着风前往搅拌站打开发电机,启动搅拌站供料,开启一天的供料工作。黎明的风,不是轻轻从身边滑过,而是压迫着人后退,要想前进一步,都需要推着风走。
推着风走向搅拌站的日子,他坚持了半年,赢来了稻城机场施工的胜利,见证了民航机场建设史上“稻城亚丁速度”的实现。
海外瞬间:手舞足蹈?No 是杨氏沟通法
2014年下半年,四川场道参与建设的单体最多、专业最多、功能最全、价值最高、组织最复杂的海外机场综合工程项目——赞比亚卢萨卡国际机场项目开工在即。
在得知赞比亚项目缺人的第一时间,49岁的杨木成毛遂自荐,主动请缨前往非洲。能干下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机场建设,在海拔不到1500米的赞比亚卢萨卡修机场,在杨木成眼里,可谓“如履平地”。
等到了非洲,杨木成傻了眼,手底下的黑人工人,没有接受过正规英语教学,一张嘴就是夹杂着英语和当地方言的土语,双方之间没法沟通交流。此外,当地黑人缺乏基本的施工技能,连最基本的砌砖技能都没学过。本以为一场“坦途”,变成了“翻山”。
杨木成不气馁,他是一个好学善学的人。语言没法沟通,他就主动去学黑人工人的土语。他随身带了笔记本和字典,遇到听不懂的就写下来,然后查字典。实在学不会的,就同黑人工人用手势比划。慢慢的,他总结了一套“英语+土语+中文+手势”的沟通方法,比如指着水车说“water”,再比划一个开车的动作,黑人工人就能明白要开水车洒水。
就这样,面对着180名黑人工人,他用自己归纳总结的这套杨氏沟通法,在工人面前手舞足蹈一番,工人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,越来越多的当地工人成为他的朋友,愿意进一步同他聊天、沟通,工作开展也就越来越顺利。
2017年,他开始负责新航站楼和总统专机楼机坪混凝土施工工作,第一次打混凝土从找平、滚筒、沙板、铁抹子、拉毛、盖土工布、砌缝、养护、保护混凝土的成品等一一给工人演示,功夫不负有心人,工人学会后并逐渐熟练,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,从 30立方到100、150、200立方,再到后来的500多方混凝土,实现了几个月之内两个站坪完成3万5千多方混凝土施工,业主和监理见到道面混凝土成品和平整度表示非常满意。
坚守瞬间:三年不曾归国 两鬓白发如霜
在赞比亚机场项目阶段施工任务完成后,杨木成在2019年底回到国内,准备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假期。
新冠疫情袭来,杨木成暂时回不去非洲。随着复工复产号角吹响,2020年3月27日,遵照公司安排,杨木成支援荆州机场项目建设,负责道面混凝土施工。期间,工作时长从早上5点到晚上8点,在4个月的有效施工时间里,他和项目部争分夺秒赶工期,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。
2020年8月,他飞赴赞比亚。这一去,再回到祖国的怀抱,则是2024年元旦。
在海外的这三年,受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冲击,从赞比亚归国的机票从往年的不足1万元猛涨到10万元以上,一次来回的机票费用,将会超过20万元。单趟行程也从20余个小时,稍不注意会延长到半个月。即使如此,绝大多数时候更是“有价无票、一票难求”。
为降低项目成本,更担心回国后再也回不来,离开后的工地变成荒地,年近花甲的杨木成决定坚守赞比亚,守好最后一班岗。这三年,他和一起坚守的同事,完成赞比亚机场项目消防站道、航校道路建设工程,并协助完成老航站楼改造工作。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赞比亚项目荣获赞比亚杰出工程奖、2022年度非洲最佳机场、赞比亚卓越设计工程奖和江西省优质工程奖等多项荣誉。
长居国外,与亲人相隔万里,与疫情面对面接触,工作压力不时袭来,身心疲惫长期环绕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一生见过无数风霜的杨木成,忆起走过的路、吹过的风、熬过的夜、吃过的苦,在坚守中等待归国的日子。
2023年6月30日,58岁的杨木成,见证了赞比亚机场项目全面竣工。他是最早一批参与赞比亚项目的员工,也成为了最后一批离开的员工,来时一身气概,别时满头白发。
……
当青藏高原的大风吹过一头青丝
当赞比亚的烈日照进深邃的眼神
当奋斗精神写进一生履历
杨木成依旧波澜不惊如水一般平静
因为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瞬间
凝聚成了一个大写的“善建者”
每一个瞬间都是永恒
善建者,永恒
文字 " 李胜 杨茜涵 江佳玉
图片|杨木成